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手机版|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自产精品爆乳一区二区|精品三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91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版
|
English
|
首頁
集團概況
董事長致辭
集團介紹
組織機構
資質榮譽
企業(yè)分布圖
大事記
發(fā)展歷程
聯系我們
新聞中心
慶華新聞
通知公告
領導關懷
安全生產
行業(yè)動態(tài)
專題報道
視頻新聞
產業(yè)與產品
循環(huán)產業(yè)園
清潔能源
業(yè)務介紹
產品展示
科技研發(fā)
專業(yè)知識
企業(yè)文化
文化動態(tài)
集團理念
集團標識
集團刊物
慶華網談
慶華圖庫
慶華文苑
慶華之歌
慶華影像
黨群工作
工作動態(tài)
黨建工作
思想建設
群眾組織
廉政建設
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動態(tài)
集團承諾
愛心事業(yè)
綠色低碳發(fā)展
人才建設
培訓動態(tài)
人才理念
人才構成
人才培訓
在線咨詢
首頁
>
產業(yè)與產品
>
專業(yè)知識
返回
循環(huán)產業(yè)園
清潔能源
業(yè)務介紹
產品展示
科技研發(fā)
在研項目
合作伙伴
知識產權
專業(yè)知識
|
高硫生產條件下的脫硫工藝探討
來源:
寧夏集團
編輯:
阿勇
發(fā)布時間:
2014-05-21
訪問量:
9802
寧夏慶華煤化公司脫硫工段是由化二院設計的,處理煤氣量為
5.5
萬方
/
小時,設計指標系統進口
H
2
S
為
4-5g/Nm
3
,
出口
H
2
S
為≤
20mg/Nm
3
。目前為降低焦炭成本適應市場需求,不得不采用高硫煤組織生產,造成煤氣中
H
2
S
含量高達
8-12 g/Nm
3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如脫硫后硫化氫不穩(wěn)定,副鹽生成速度快,循環(huán)槽沉積物多等一系列新問題,給脫硫工段的正常運行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在市場和環(huán)保的雙重壓力下,研究解決高硫生成條件下的脫硫問題,就不再是單純解決生產技術問題,而是一個解決企業(yè)生存的大問題。
1
脫硫的基本原理
1.1
脫硫反應:煤氣中
H
2
S
和
HCN
被堿液吸收
Na
2
CO
3
+H
2
S→NaHCO
3
+NaHS
(1)
Na
2
CO
3
+2HCN→2NaCN+H
2
O+CO
2
(2)
1.2
催化劑的作用:催化劑中+3價鈷與NaHS反應析出硫元素
C
O
+3
+HS
-1
→C
O
+1
+S
(3)
1.3
再生反應:
C
O
+1
+O→C
O
+3
+O
-2
(4)
1.4
副反應:
Na
2
CO
3
+CO
2
+H
2
O→2NaHCO
3
(5)
2NaHS
+2O
2
→Na
2
S
2
O
3
+H
2
O
(6)
Na
2
CO
3
+
2S
+
O
2
→Na
2
S
2
O
3
+
CO
2
(7)
2Na
2
S
2
O
3
+
O
2
→2Na
2
SO
4
+
2S (8)
Na
2
CO
3
+
2S
+
3O
2
→Na
2
SO
4
+
CO
2
(9)
NaCN
+S→NaCNS
(10)
2
副鹽生成的機理
2.1
副鹽生成的機理(溫度說)
溫度是影響硫代硫酸鈉生成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吸收溫度在>30
℃
時,提高溫度則能迅速提高反應速度,利于對硫化氫的吸收,并且還可使析硫反應速度相應加快。但當吸收溫度在>55
℃
后,硫代硫酸鈉的生成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增加
,這一點已得到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生產實踐者的一致認可。
2.2
副鹽生成的機理(硫氫化鈉氧化說)
脫硫液中的催化劑不足以將脫硫塔中生成的硫氫化鈉氧化成硫磺時,硫氫化鈉被帶到再生塔后,被鼓入的空氣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這一學說也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生產實踐者的一致認可,是一個長期指導脫硫工藝操作的經典理論。
2.3
副鹽生成的機理(單原子硫氧化說)
有學者通過查閱大量學術資料以及實驗室分析,
發(fā)現在HS
-
被氧化成單質硫的過程中,先生成是S的單原子,然后單原子S兩兩之間在進行化合而生成S
2
分子,但這時的S的單原子或S
2
其穩(wěn)定性都很差,還原性很強(我們叫它活性硫),在實驗室發(fā)現這時如果這些活性硫沒有及時聚合成硫團就直接鼓空氣,讓它處于富氧的環(huán)境下,那么它很易被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但是,如果此時有足夠的停留時間,那么S
2
分子就有機會進一步與S原子化合成S
4
、S
6
乃至S
8
,而這一系列的S分子中,只有S
8
是穩(wěn)定性最強的,不易被氧化,這樣S被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的幾率就大大降低。此外在由硫原子生成S
8
,乃至聚合成硫團的過程中。如果HS
-
被氧化速度過快,析硫速度也跟著加快,好多生成的硫原子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向S
2
、 S
4
、S
6
甚至S
8
的聚合態(tài)的形成。否則單位體積內非聚合態(tài)的單質硫就越多,這樣在富氧的條件下被氧化的幾率就越大,(這也就是脫高硫時比脫低硫時副鹽生成率高的原因),在生產實踐中這種現象得到了有力的驗證。
這樣,對于副鹽生成就有兩個鮮明的理論:一個是對于脫硫液來說
,
氧化電位既不能太低(低了氧化速度就明顯降低,甚至無法把S
2-
氧化),也不能太高(太高氧化和析硫速度都很快,單位體積內活性硫含量在富氧情況下很容易被氧化),而是要穩(wěn)定在一個合適的中間值,生產中我們可以通過調節(jié)溶液組分來人為控制電極電位,也就是我們可以有意識降低它的電位,放慢它的氧化速度,從根本上降低它析硫速度快的問題。另一個是:出脫硫塔的富液要有足夠的停留時間。一方面讓富液中HS
-
進一步氧化,另一方面讓富液中單原子態(tài)的硫之間能進一步充分化合,形成S
4
,S
6
乃至S
8
,直至無數的S
8
晶包得以聚合成穩(wěn)定的硫顆粒。這樣,這些細小硫顆粒再到再生槽塔,被氧化的幾率就大大降低。至于停留時間多少合適,要依據工藝狀況以及硫化氫高低來定。
3
現有脫硫副鹽的處理方法
3.1
脫硫液外排
將脫硫液部分外排至焦煤,配入煤中后硫再循環(huán),鹽留焦炭中,然后再配新液予以補充。這種方法簡單,但在去掉復鹽的同時,也將價值昂貴的催化劑和純堿排掉了,不但不經濟,而且影響焦炭質量。
3.2
脫硫液提鹽
利用副鹽的溶解度不同,采用濃縮、結晶等工藝將副鹽分離成產品,但投資大(一套配套5.5萬方氣量的提鹽裝置需投資月800萬左右)、能耗高(蒸汽、電力、水等),產品收益小,在當前企業(y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難以實施。
4
副鹽生成的預防措施
從脫硫的原理及副鹽生成的機理均可以看出:在脫硫過程中產生副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阻止副鹽的生成速度,減少副鹽的生成量,從而達到優(yōu)化脫硫效果,降低脫硫費用的目的。
4.1
優(yōu)化
脫硫工藝及操作,預防
副鹽生成
4.1.1
脫硫塔的操作溫度
溫度是影響硫代硫酸鈉生成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反應溫度對吸收和再生過程都有一定的影響。
當吸收溫度在>30
℃
時,提高溫度則能迅速提高反應速度,利于對硫化氫的吸收,并且還可使析硫反應速度相應加快
;當吸收溫度在>55
℃
后,硫代硫酸鈉的生成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增加
,所以反應溫度應控制在40℃左右,過高則副反應加劇,硫代硫酸鈉的生成率高,并使硫的顆粒和粘度相應增大,過低則吸收反應速率慢,降低溶液的吸收容量。
4.1.2P
H
值對脫硫的影響及控制
脫硫過程中的物料損耗主要是由副反應造成的,副反應產物硫代硫酸鈉、硫酸鈉、硫代氰酸鈉的生成都要相應消耗堿。其中硫代氰酸鈉的生成取決于原料氣中的氫氰酸的含量,而硫酸鈉是硫代硫酸鈉進一步氧化產生的,因此,抑制硫代硫酸鈉的生成率是降低堿耗量的關鍵。
提高pH值會加快H
2
S的吸收速度,但會降低硫化物與催化劑的反應速度,結果造成HS
-
來不及氧化而進入再生系統,加大生成Na
2
S
2
O
3
的反應速度,使Na
2
S
2
O
3
的生成量成倍增加。這是因為在吸收塔未被氧化的HS
-
進入再生塔,被空氣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并且在再生塔內,空氣中的氧與催化劑形成的較高電動勢使Na
2
S
2
O
3
繼續(xù)氧化成Na
2
SO
4
。
綜上所知:硫代硫酸鈉生成率隨pH值的升高而升高,生產上一般控制在8.5~9.0之間。
4.1.3
催化劑的作用
主要是能在瞬間將HS
-
氧化成單質硫,這樣可以將Na
2
S
2
O
3
的生成控制在最低限度。在高硫情況下,為防止HS
-
根進入再生系統被氧化成Na
2
S
2
O
3
和Na
2
SO
4
,應將催化劑濃度保持在指標上限。
4.1.4
再生時間和鼓風強度
脫硫液在再生塔內停留時間一般為25-30min,鼓風強度為80-110m
3
/(m
2
.h),以使還原態(tài)的催化劑充分氧化為氧化態(tài)的催化劑,并使生成的游離硫浮選出來,脫硫液的過度氧化會增加副反應產物的含量。
脫硫液在循環(huán)槽的停留時間一般為8-10分鐘,以使硫氫化鈉與催化劑充分反應析出游離硫,否則硫氫化鈉被帶到再生塔,將被鼓入的空氣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
4.1.5
脫硫液循環(huán)量
脫硫液的硫容量(H
2
S)一般為0.2-0.25kg/m
3
,氣液比一般大于0.016。如果循環(huán)量過小,首先是硫化氫吸收不完全,再就是脫硫液中的催化劑不足以將脫硫塔中生成的硫氫化鈉氧化成硫磺,硫氫化鈉被帶到再生塔將被鼓入的空氣氧化生成硫代硫酸鈉。
4.1.6
脫硫液中副鹽含量
硫氰化鈉和硫代硫酸鈉等鹽含量升高,會使脫硫反應速度降低,操作惡化;同時會降低催化劑在脫硫液中的溶解度,使催化劑部分析出,造成催化劑損失,這就是當脫硫條件惡化時,催化劑含量下降的原因。一般控制副鹽含量總和小于250g/L。
4.2
實施工藝技術改造,
預防
副鹽生成
4.2.1
改造現有循環(huán)槽結構
將現有循環(huán)槽結構予以改造,使其底部的沉積物及時清理,始終保持足夠的脫硫液停留時間,從而保證HS
-
根的充分氧化和原子態(tài)硫有足夠時間轉化為穩(wěn)態(tài)S
8
,避免HS
-
根和原子態(tài)硫進入再生系統被氧化成Na
2
S
2
O
3
。
4.2.2
增設控溫緩沖去鹽設備
利用外冷原理,將部分脫硫液取出自然冷卻降溫。通過降溫使脫硫液中的部分鹽沉降,使HS
-
根的充分氧化成單質硫,原子態(tài)硫充分轉化為穩(wěn)態(tài)S
8
,然后返回系統使用。
(寧夏集團煤化公司生產技術科
徐敦信)
上一條:
淺析工業(yè)萘工段開工異常情況及對策
下一條:
煤制油煤化工知識
友情鏈接
|
辦公鏈接
|
集團e-mail
集團OA系統
集團子網
|
寧夏慶華集團
新疆慶華集團
內蒙古慶華集團
青海慶華集團
法律聲明
版權所有:中國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23219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2994號